近日,某公司收到了由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寄出的“信用风险提示单”,经营者根据“提示单”内容,及时联系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,并对风险事项进行了整改,有效避免了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风险。
不同于以往“事后处置”的模式,“信用风险提示单”依据《关于印发长三角市场监管领域信用监管风险提示清单的通知》,聚焦企业经营中高频违法失信风险,围绕经营异常、信用修复、年报公示、登记监管、市场退出等业务环节,同时整合发改、商务、税务等多部门数据,精准绘制企业“信用风险画像”,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前向企业发送。提示单不仅明确风险点,更附上整改步骤、法律依据和咨询电话,让企业一看就懂、一改就对,真正助力监管模式从事后处罚惩戒向事前事中预防引导转变。
截至目前,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通过双挂号信形式寄出46封“信用风险提示单”。双挂号信形式不仅能向企业精准推送风险提示,还增强了法律效力和文书严肃性,为后续可能涉及的经营异常名录列入工作提供有效证据支撑。这一创新做法既体现了监管服务的温度,又强化了信用约束的刚性,为实现精准监管、服务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“我们的目标不是‘处罚企业’,而是助力企业合规健康发展。”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,“下一步,我们将扩大‘信用风险提示单’的覆盖范围,针对不同行业、不同规模企业推出‘个性化提示’,让企业在六合能够留下来、发展好。”
从事后算账到事前提醒,从被动监管到主动服务,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用“温度”与“精准”,为企业筑牢信用防护墙,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