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。高淳区正在试点的“一田一码”,为每块耕地赋予专属“数字身份证”,在一张底图上实现耕地、林地湿地和高标准农田、标准化菜地等数据的共建、共认、共享、共用,为耕地经营和使用管理提供了信用支撑。
近日,漆桥街道双游村。此时,麦收已毕,夏种已经接近尾声。如何高效、精准地管理这些分散却宝贵的耕地资源?“一田一码”试点工作正在这里全面展开,推动耕地管理共认共享共用,对耕地管理做到精准监控,可信度高。
“一田一码”,是指根据国家带位置下达的每一块耕地、林草湿地图斑所对应的唯一标识码,生成二维码,扫码可获取相对应的耕地信息及关联的永久基本农田、高标准农田和标准化菜地、林草湿地信息以及相关管控要求。该模式融合了卫星、无人机、大数据平台等,构建了“高清影像自动检测+无人机辅助识别+人工核查”动态联合监测体系,它能及时发现耕地、高标准农田、标准化菜地等地块的变化情况,同步将变化情况更新到“一张图”上,并及时反馈至属地街道,从而实现各类土地资源精细化、智慧化管理。根据南京市“一田一码”试点实施方案,全市共3个街道列为试点区域。我区耕地资源丰富,具有完备的耕地管理体系,跨部门协调和问题处置能力较强。因此,我区漆桥街道被纳入试点之一。截至5月底,漆桥街道已完成所有耕地的现状补充调查工作。
“一田一码”不仅是对耕地的精细化、智慧化管理,也是为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迈出的坚实步伐,更是为落实耕地保护的强有力创新举措,为国家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了可溯源信用支撑。随着“一田一码”试点的深入推进,高淳区的耕地保护工作将更加精准、高效和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