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鼠头鸭脖事件、预制菜进校园争议等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,校园食品安全诚信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热点,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刻不容缓。高淳区教育局会同市场监管局、卫健委等部门从统一食材供应、加强食堂管理和密切协同监督三个方面,加强对区域109家校园食堂和高校入驻食堂监管,共同打造学校食品安全诚信,守护学生“舌尖上”安全。
统一食材供应,从食材源头保障学校食品安全诚信。出台食堂大宗食材供应管理办法,严格招标条件、准入门槛,建立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。严格规范大宗食材进货查验流程,学校食堂食材由区教育局统一采购后配送至学校,到校后由食堂工作人员检查食材是否新鲜并索票索证。市场监管部门要求送往学校的蔬菜,大宗食材采购商提供快检报告,大米等预包装食品则需提供检验报告,食品监管工作人员检查时核对食材色泽形态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重要信息,核对学校进货台账,做到票证、货相一致,保障食材来源安全可靠。
加强食堂管理,从制作环节保障学校食品安全诚信。强化食品加工全过程管理。落实日管控、周排查、月调度工作机制,配齐学校“六大员”,明确专人负责食材出入库和盘点工作,杜绝三无、质次、过期食品出入库,食品加工设备、用具餐具等按规范流程进行清洗、消毒、保洁。完善落实食品安全溯源与食品留样制度。建立食品安全全要素保障机制。区教育局为全区学校统一购买校园餐饮安全责任保险,为“舌尖上的安全”增设防护网。每年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区级、校级培训40课时以上,提供健康证明,筑牢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多重防线。组织学校每学期面向师生、家长开展一次食品安全及满意度测评,对供餐质量、价格、卫生、服务态度等进行全面评价,及时查缺补漏,改进管理方法、提升菜品质量。
密切协同监督,从菜品监管保障学校食品安全诚信。建立教育系统“校园餐”管理监督体系,落实领导班子成员沉底包片、对口联系工作机制。联合市场监管、卫健、农业农村等部门,凝聚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共治合力。严格履行校(园)长负责制,实行师生同菜同价,落实学校管理层和家长陪餐机制,听取家长和学生建议,为学生用餐扣紧“安全锁”。制定膳食管理家长委员会工作规范流程,引导和保障家长参与招标采购、质量评价、收支公开等事项监督,为“校园餐”再加一层监督。
食品安全无小事,守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,保障学校食品安全诚信,是全体师生的愿望,更是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所盼。下一步,高淳区将从严落实食品安全“四个最严”要求,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,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,强化监督检查,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,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在校饮食安全,筑牢学校食品安全诚信堤坝,让广大师生吃得放心,吃得开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