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营造优良的信用环境,建邺区兴隆街道创新实施“网格+信用治理”机制,将信用信息采集纳入网格化管理,引导群众积极参与“信用+网格”建设工作,以“四联”提“四力”,以“信治”促进“自治、德治、法治”融合提升,推动信用赋能基层治理,以信用理念提升基层治理效能。
一、组织联动,提升区域党建“凝聚力”
与陶行知学校西校区、华山路小学等6个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,建立联席会议、资源共享、信息互通等机制,签订共驻共建协议,定期召开会议,共同梳理社区需求、共建单位资源“两份清单”,以理论联学、活动联办、服务联做等方式,推动区域资源高效利用,激发区域党建活力。今年以来,与联盟单位共同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、“红色工匠”房屋修缮、地震逃生演练等活动12场。
二、党员联户,提升基层组织“向心力”
持续健全“社区党组织—网格党支部—党员楼栋长”组织体系,不断强化网格管理,精准为民服务。发挥保障房小区“熟人”优势,定期组织开展党员诚信志愿服务活动,带领辖区网格员做好村居诚信的“践行者”“引领者”,鼓励党员居民深度参与社区治理,吸纳29名楼栋长、40名社区志愿者组成社区自治队伍,认领责任片区,常态化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承担好政策宣传、纠纷调解等职责,切实推动党员沉到网格中、融入网格里,实现网格治理“红色覆盖”,打通基层治理“最后一米”。今年以来,党员楼栋长、社区志愿者包片式走访2080余人次,收集问题需求38条。
三、多方联议,提升民主协商“聚合力”
搭建“新和议事厅”平台,落实“1+1+1”议事机制,充分调动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居民代表、物业、民警等多方力量,构建“联户收集—网格梳理—社区办理—联议处理—反馈群众”工作闭环。今年以来,社区围绕保障房小区儿童游乐设施更新改造、小区停车管理、非机动车充电桩增设等问题,召开协商议事会11场,征集意见建议14条,根据意见实施民生服务项目6个。扎实做好协商事项跟踪推进,安排网格员在协商事项推进前、中、后期开展实地巡查,邀请党员、居民代表通过听取会议通报、参加现场督查等方式参与监督,推动协商成果落地、问题长效解决。
四、诚信联动,提升攻克难题“战斗力”
定期开展诚信知识讲座,以案释教向群众展示失信带来的影响,引导群众深入了解失信专项治理包含的领域、情形,以及我市对失信行为的惩戒措施等,进一步强化群众的诚信意识。利用公益小视频、网格微信群、社区宣传栏、LED屏等宣传阵地,构建全方位、多渠道、立体式的信用建设传播网,营造诚实守信、自律互信的良好信用环境。组织开展诚信志愿服务活动,通过入户走访、发放宣传折页、现场咨询等方式,向辖区居民介绍失信危害、普及信用知识、曝光失信案例,并邀请居民签署市民信用承诺书、填写市民满意度调查问卷,进一步了解群众对辖区诚信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。近几个月来,辖区累计开展知识讲座10余场,签订诚信承诺书300余份,调查问卷510份。聚焦非机动车棚短缺、集中充电点位不足、电瓶进梯入户等问题,协调辖区2家物业企业,合力加装智能梯控8个、远程监控41个、烟感报警器34个、消防喷淋108个,建设及改造非机动车智能充电车棚10处,进一步规范小区非机动车停放秩序,有效缓解居民非机动车充电难问题,通过智慧化方式高效解决小区安全隐患,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、服务数字化、管理精细化。
